服務熱線
86-132-17430013
品牌 | 其他品牌 |
---|
西門子代理商 鎮江西門子代理商 鎮江西門子代理商
德國民眾擁護向可再生能源轉型。但是他們希望能在轉型的實現方式上擁有發言權,能從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切身受益,包括經濟效益。本文將講述三個例子,從這樣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民眾運動的縮影,了解他們如何互助合作,實現清潔能源的自給自足,從而為建設未來的環保型社會添磚加瓦。
在德國北海沿岸的沼澤地帶放眼望去,滿目盡是延綿的蔥郁綠地。這里是易北河的入海口,沙灘、自行車道和自然保護區吸引游人來到這里休閑、放松身心。但是厄德夸特的下薩克森社區周邊地區還有另外一個收入來源——風電。早在上世紀90年代,德國南部的一名投資者就已經預見到這一商機,開始與當地的土地所有者洽談開發風電場事宜。
很多人認為這會威脅到鄉里的寧靜。他們會不會從此要忍受巨型風力發電機的轟鳴,而獲益的只是鎮上的少數人?居民們拒絕了這位投資者的意向。但是,鎮上的1150名居民很快成立了一家合作社,后來演變成一家公司,名為“厄德夸特集體風電場管理協會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公司的初衷是幫助該地區居民利用風能資源。時隔不久,鎮上的土地利用規劃中便劃出了所有適合開發風能的地段。每位居民只要投入1000德國馬克(約合511歐元)以上,便可入股該風電場。當地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包括新聞發布會和廣告等,旨在動員居民參與項目。
德國各地的民眾紛紛組建合作社,投資于可再生能源事業,建設風電場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
“當時我們對這個項目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藍圖,規模、資金都是未知數,也沒有形成法律文書。我們像一伙童子軍一樣,就這么發起了這個項目。”Jürgen Goldenstein回憶道,如今他已是鎮上風電場的總經理。該公司還設立了一個規劃部。1997年12月,該公司的*風力發電機開始投產,之前他們完成了風能潛力評估和環境影響評估,并辦理了營運許可證。
隨后若干年中,他們又購進15臺風力發電機,其中就有西門子的產品。目前該鎮風電場的裝機總量高達2.8萬千瓦。小鎮風電場發展到今日并非一路坦途。比如,由于最初的風能預測過于樂觀,在某幾年中風電產量曾一度低于預期值。但是,現如今當地居民信心十足。自1994年以來,鎮上的風電場的股東數量已增加到近400人。某種程度上講,鑒于德國將逐步實現能源轉型和淘汰核能,厄德夸特的居民們認為這項投資頗有先見之明。
獨木難成林,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便是建立集體所有風電場背后的理念。在電力合作社的發祥地德國,這種理念備受推崇。很多情況下,居民只需交納幾百歐元,就可以入社。目前的趨勢是逐步實現電力自給自足。從2007年到2011年,德國注冊在案的電力合作社數量從101家增加到586家。德國合作社與萊費森聯合會(DGRV)的數據顯示,在短短一年中,德國就有8萬多人*依靠合作社滿足自身的用電需求。2010年,私營發電機構占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容量的40%,農民自營的發電設施另占11%。
相比之下,由德國環境、自然保護與核能安全部出資、trend:research市場研究所和Klaus Novy研究院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德國四大電力供應商只占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容量的6.5%。
如今,民眾儼然已成為德國能源轉型事業的先鋒。“電力合作社是一種很理想的模式,民眾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參與當地電力基礎設施的結構調整。在此過程中,他們得以更好地接受地區性電力項目。”DGRV*執行官Eckhard Ott博士表示。促使人們入社的原因不一而足:他們希望參與當地有意義的事業,或者希望擺脫對礦物燃料的依賴,又或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譬如由當地居民合作經營風電場、選用本地承包商,以及確保營業稅最終會用之于當地民眾。
電力合作社的風險微乎其微。根據德國《可再生能源法》(EEG)的規定,電網必須接收“自有”電廠生產的綠色電力。為確保項目成功,電廠經營者必須妥善選址,成本概算必須切合實際,民眾還要有足夠的熱情來支持這種項目。同時,電網運營商和本地能源公司也必須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保證合作社生產的電力最終能入網。
穩定的收入。由居民經營發電項目,意味著項目所在地將多一條創收渠道,尤其是在基礎設施薄弱的地區。Bassens風電場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在這個距離北海只有500米之遙的下薩克森地區,相關機構曾在上個世紀90年代規劃興建眾多獨立的風電設施。然而,此舉遭到民眾的強烈反對,他們反對的焦點在于規劃的風力發電機數量過多。盡管初步預測顯示該項目具有現實可行性,但是當地居民希望這些風電設施能得到有序規劃,因此便需要制定一個土地利用計劃。當地農民最終接受了規劃的開發項目,但他們提出了一個條件:“風機安裝完成后,要由我們自己來經營,產生的利潤歸我們所有,我們不能只是旁觀者。”該合作社的共同創始人Johann Dirks回憶道。Dirks如今已是巴森風電場和布格風電場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之一。
初期共有16位農民接受了該項目拋來的橄欖枝,這些農民親自走訪周邊地區的居民,鼓勵他們支持新風電場。最終約有120戶家庭入股,風電場所需的四分之一資金有了著落。當時由一家規劃公司負責選擇承包商,并監督施工。現在北海的強勁風力能保障股東們每年都能獲得承諾的分紅。這里的34臺風力發電機的裝機容量達2.04萬千瓦,每年大約發電4500萬度,可滿足近一萬個家庭住戶的用電需求。此類例子證明,若能讓民眾積極參與項目——包括經濟層面和決策層面的參與,那么他們就能更好地接受項目。這種作用在風電項目中尤其顯著。
此外,德國也有從事熱能生產的居民合作社,Honigsee便是一例。Honigsee是基爾東南部的一個村莊,全村只有450個居民。2006年,村里的兩位農民修建了一座沼氣池,表示要用附近熱電廠的廢熱為鄰里免費供熱。條件只有一個,居民需要自己部署一個本地供熱網絡。
起初村子里沒人知道如何建設這樣一個網絡。“畢竟我們都不是工程師,也不是網絡專家。當我們邀請本地的能源提供商參與項目合作的時候,他們委婉地拒絕了,他們認為這樣的網絡會太過昂貴,不具有經濟可行性。”項目創始人Frank Heblich博士介紹道。他還是Honigsee村熱能合作社董事會的前成員。
然而,項目的發起者卻不能就這樣放棄眼前的構想——回收唾手可得的廢熱,如此既能利用廢熱,又能減少礦物燃料的用量,從而節約成本。他們估算了網絡建設成本、預期能源耗用量,以及該項目最終需要每位股東投入的成本,并評估項目投資是否對當地住戶具有吸引力。
開發再生能源讓農民多了一條創收渠道。
能否實現這樣一個項目取決于入網的家庭數量。所以為爭取居民對項目的支持,當地召開了居民大會。“當時最大的擔心是由于可能要*拆除原有的供熱系統,所以到了冬季有可能會發生暖氣中斷現象。”Heblich說。最終打動當地居民的是他們將會獲得的節支效益。
他們決定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30%的項目資金,其余的資金來自銀行和政府扶持。合作社委托一名工程師作為項目的專業顧問,并在其幫助下發起工程招標。2007年6月,合作社舉行了項目奠基儀式。100天后,家庭成功入網。如今,這個村子基本上已經實現全村入網。這里并沒有出現過有些人曾擔心的重大供熱中斷事故,只出現過三次短暫的供熱事故,當時運營商租借了移動供熱設備,在幾個小時的供熱中斷期間保障供暖。現在村里安裝了沼氣燃燒器,即使再出現供熱中斷現象,也有備無患。自建成供熱網絡以來,Honigsee的二氧化碳排量減少1500噸。Honigsee的例子再次告訴我們,每個居民都可以為推進可再生能源事業貢獻力量——前提是人們必須攜起手來,形成合作機構。在德國,自下而上的能源轉型已經拉開帷幕。
全球民眾參與。一直以來,丹麥和德國都非常重視可再生能源,兩國的民眾在民有民治能源設施領域也走在了前列。自1991年起,根據德國的《電力并網法案》,德國民眾可以將利用可再生資源生產的電能送入電網,并獲得相應收入。丹麥在20世紀70年代曾遭遇能源危機,在這種背景下,該國鼓勵私人發電,對私人發電實施了減稅政策。這項措施是成功之舉。到1996年時,丹麥已有2000多個風電合作社。及至2004年,已有15萬戶家庭加入風電合作社,如今丹麥的風力發電可滿足全國近四分之一的用電需求。
北美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借鑒上述模式。自2009年起,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便開始鼓勵民眾自行發電。民眾可以在特定協議期內按固定上網電價將清潔的自產電能饋入電網。根據此類協議所建設的發電設施的總發電量超過了350萬千瓦,相當于四座大型核電站的總發電量。明尼蘇達州也在提倡公眾參與發電事業,那里的居民合作社運營的風電設施占全州風電裝機總量的27%,大大超過全美1%的平均比例。